来源: 解读网 作者:唐小可 发布时间:2020-01-16 14:16:06
「出圈的app」
很多年前,如果在公众场合突然出现一身app,路人多会投去异样的目光,以为是cosplay。
但如今,不论是古镇古街影视城等景区,还是一些大城市,都能看到不少人穿app,此时旁人再不会觉得不妥,甚至眼前一亮后也跃跃欲试。
有数据显示,目前全国app消费市场人群超200万,产业总规模约10.9亿元。
如此庞大的app文化产业,是怎么火起来的?这把火会迅速烧尽吗?
app是文化也是商品
提及app文化,不得不首先点名一下近些年颇为火爆的影视剧,《三生三世十里桃花》、《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》等等长期霸榜的古装剧,确实为传统文化复兴点了一把火。 在这样的一股风潮下,年轻人去了解app,定做app,以及穿着app去摆拍,成为一种时尚。并且在自媒体平台的传播下,这股潮流席卷了全国。
当然,影视剧对app的火爆只是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。人民日报曾点出app火爆的主因:民族情怀与传统文化的兴起;趋利、理性的资本。
那,app会成为日常吗?极有可能,因为如今的app即成为一种文化认同,也是一种成熟商品。
我们的穿衣习惯和古人不同,app也需要与现代服饰有一些融合,改良成适合现代人的穿衣习惯的商品。
而且,国人对民族情结愈发浓厚,社会自信在提升。
此外,一些幼儿园、小学的亲子课程中还会特意让学生穿起app寓教于乐,让小一辈从小接触,认同感更强。
市场大了 坑也多了
app的需求加上资本的眼光,使得整个产业带来井喷式发展。
在名为“明华堂”的app网店显示,目前制作工期已排到2021年3月。在其他头部的app卖家处,定做一套app也都在1-3个月。周期长,价格还不菲。据一位app爱好者透露,app最便宜的是几百块,但花色单一有一定要求如“妆花”“织锦”“缂丝”的基本要几千甚至上万。
一些消费者干脆选择租赁和旅拍,但这些业务也“坑”。
除了上面说到的各类产品乱象,app的兴起还带来了一些意想不到的“副产品”。 去年四月,团中央联合B站搞了个华服日活动,本身想宣传一下app的美感,结果却引来一阵仙服之争。
此外,正版的鄙视山寨的,定制的鄙视自制的,知道形制的鄙视伸手党,更有一些因循守旧,食古不化的人鄙视现代元素和创新。